中国人出境游也敢只带手机不带钱?新加坡做到了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02月02日16:06分类:新加坡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记者王丽丽)新加坡唐人街牛车水食肆如云,一个看上去不起眼的铺位冷不丁可能被米其林评了星。 

2007年来到新加坡的中国移民宋超,经过多年打拼不仅在号称牛车水美食街的史密斯街开设了四家餐馆,还见证同样来自中国的移动支付在新加坡落地生根,赢得了新加坡人的艳羡。 

有一天,宋超之前在街对过开面店的华人朋友让他帮自己的支付宝帐号转些钱,原因是这个朋友要参加支付宝在新加坡组织的优惠活动。 

连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也在去年8月国庆群众大会的演讲中,给中国移动支付点赞。因为,李显龙从朋友那里得知这:现在中国人出门“不怕口袋没钱,只怕手机没电”。 

那么,新加坡的移动支付也如此普及?尤其是中国游客在新加坡刷“支付宝”们也能玩得转? 

【食】 

新加坡旅游局提供的数据,到访牛车水的游客中,中国游客始终占据前五名。 

其实早在2015年9月,宋超成为最早在新加坡接受支付宝的一批新加坡商户之一。 

“刚开始,中国游客看到店内贴出的支付宝标签,都表示很惊讶。” 

宋超说,使用现金交易难免有找错钱的情况,但是通过支付宝或者信用卡交易永远不会出错。 

负责管理牛车水美食街的新加坡胜乐集团行销经理黄伟诗介绍说,牛车水美食街上有22个摊位。因为中国游客习惯移动支付,为了给中国游客提供更多便利,他们推动旗下摊位与支付宝合作。 

 黄伟诗说,去年10月他们代表全体商户与支付宝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在每个档口贴出了接受支付宝的标志。 

现在,像宋超一样的商户们都希望借助支付宝这样的移动支付平台给他们带来更多客源。 

【行】 

新加坡出租车市场龙头老大康福德高公司,在1995年开始了无现金支付的尝试。 

出租车贴福字迎接中国游客(图片由前方提供) 

康福德高公司的出租车司机陈金福告诉记者,现在他大约平均每天能接15到20单客人。去年10月到12月的高峰期,他大约每天能接4单到5单用支付宝支付的客人。 

“使用无现金支付方式后,不用担心找零的问题,也不用携带太多现金。” 

陈金福说,有一次他在滨海湾附近,碰到一个想去东海岸的路途较远的中国女游客。这位女士说她刚到新加坡没有太多现金,询问司机是否能刷支付宝,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高高兴兴上了车。 

【玩】 

不久前公布的一项针对中国游客的大数据分析显示,新加坡商业街乌节路和位于新加坡圣淘沙的环球影城等旅游景点,是中国游客到新加坡的必游之地。 

早在2016年,负责环球影城等项目的新加坡圣淘沙名胜世界公司与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服集团宣布正式达成战略合作,支付宝成为圣淘沙名胜世界在中国跨界业务的首选合作伙伴,及名胜世界旗下S.E.A.海洋馆与名胜世界剧场的官方伙伴。 

如今,圣淘沙名胜世界已在超过110个场景,包括旗下的奢华酒店、名厨餐厅、零售商店、名胜世界剧场及各大世界级景点都支持支付宝,而且不时联手推出各类优惠活动。 

【需】 

支付宝现在在新加坡有数千家签约商户, Uniwebpay是最早的一家协助支付宝在新加坡拓展业务的公司。 

公司CEO张帆介绍说,2015年他们开始在新加坡推介支付宝的时候,虽然阿里巴巴的知名度很高,每年来新加坡的中国游客也有200多万人次之多,但当时不少商户对于通过支付宝进行支付这种方式不太理解。 

张帆说,经过两年的发展,加上李总理的赞誉,如今新加坡客户对支付宝等移动支付的需求呈现出一种“井喷式状态”:之前他们是一家家商户去做推介,现在常常是整座商场的商户联合起来一起与他们洽谈合作。 

推动这些变化的,是中国游客的支付习惯。 

随着支付宝等中国移动支付方式在新加坡的拓展,不仅给每年到访狮城的约300万人次中国游客带来了便利,也给在新加坡经营的商户带来了商机。 

【惠】 

据了解,中国游客到了国外,手机支付宝的首页界面自动切换到所在国家的界面,上面有各种实用信息的介绍。 

当地不少商家还与其合作不断推出各种类型的优惠活动,中国游客在出境时就可以作好规划,享受实惠的价格。 

此外,免除了现金交易的环节,中国游客不用担心出国旅游是否兑换了足够的外币,也不用怕出错事先熟悉外币的各种面额。 

中国游客在国内银行兑换外币,往往拿到手的都是大额面值的外币,有了移动支付他们也不用担心找零的问题。 

虽然在新加坡,中国游客可以在ATM机上取现金,但是要交纳一定的手续费。 

张帆认为,对新加坡来讲,支付并不是一个痛点,新加坡的发卡率几乎是120%左右,但刷银行卡的商家与银行卡用户“没法交流”。 

支付宝却可以建立游客与商户的“交流平台”。。平台里不仅会展现商户的基本信息、专享优惠券与促销信息等,可以帮助商户快速、精准触达游客。 

张帆说,很多中国人出国后,看到熟悉的东西会有亲近感,会有兴趣多了解一下,可以说在海外的支付宝勾起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归属感。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黄艳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