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民营企业家期盼更紧密的经贸合作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9月23日20:43分类:合作

新华财经南宁9月23日电(记者卢羡婷)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越来越多的中国与东盟民营企业家将目光投向“近邻”,期盼共同推动中国—东盟民营企业在贸易、金融、信息、服务等领域全方位合作,实现强强联合、互利共赢。

参与“一带一路” 拓展海外市场

广西钦州是我国西南地区通往东盟的海上出口之一,一座项目布局超过15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国际产能合作园区——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平地而起。在1000多海里外的马来西亚东海岸,它的姊妹园马中关丹产业园的建设同样热火朝天。多年来从事中马经贸合作的马来西亚征阳集团执行主席戴良业见证了“两国双园”建设带来的红利。

戴良业表示,中国向来重视与周边国家分享发展成果,马来西亚许多企业进驻中国拓展市场,取得很好的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到马来西亚投资,为当地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阿里巴巴、华为、小米等优秀的民营企业纷纷入驻,投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中国企业已经在马来西亚累计投资了380多个项目,为当地创造了6万多个就业岗位。”

近年来,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东盟国家的投资不断扩大。一批批民营企业加速布局东盟市场。知名智能手机品牌小米在5年前就进入了东南亚市场,2017年10月开始在印尼本地化生产手机。经过5年的努力,小米的业务已经覆盖了东盟10国。

“中国品牌的海外拓展之路充满机遇与挑战,在东盟市场,因为山水相连,民心相通,成功的概率远远大于其他的区域。”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说,“东盟市场消费群体的平均年龄低于35岁,这是非常庞大的、有活力的消费群体,东盟国家经济又处在高速增长期,一定还会有非常多的创业者涌现。”

把握发展机遇 深化产能合作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升级,中国和东盟民营企业的合作发展迎来了广阔的商机。双方产业承接的梯次性和互补性不断增强,互利共赢优势不断显现。

今年3月,长期致力于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广西防城港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协议,将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开展防城港边境深加工产业园战略合作。项目建设内容涵盖海关监管区、大型公共冷库及物流暂存仓储区、跨境电商园区等。重点聚焦东南亚特产进口深加工、家居、建材、电线电缆、机械设备等产业链。

“我们的目标是在防城港和越南芒街分别投资建设产业深加工园区,为中国和东盟企业服务。”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汪力成说,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企业正在从简单的外贸出口型模式,逐步转向产业“走出去”的全球制造模式,国际产能合作刚需大。“我们要利用好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优势,全方面加强民间经济合作,各取所需合作共赢。”

“中国和东盟相互出口的商品具有高度的互补性,这有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这是中国—东盟的贸易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余淼杰说。

加强共建共享 实现可持续发展

不少民营企业家和专家学者表示,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在一些国家愈演愈烈,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中国与东盟民营企业要建立更加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激发发展活力和合作潜力,实现互利共赢。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不断完善和一系列有力措施的出台,可以看到我们之间在政治、社会和经济层面的合作都在不断加强,我坚信各国政府应该更加坚定地团结起来,克服目前的困难。”柬埔寨发展理事会副秘书长谢无敌说。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邱小平认为,中国与东盟在农业、信息产业、交通和环保等重点领域的务实合作成果显著,涌现出了一大批项目合作典范,“希望双方民营企业加强对接,强化经贸合作,将本企业经营发展和所在国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积极参与道路、港口、物流、能源等重大项目建设,努力建成一批经贸合作园区。” 邱小平说。(完)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黄艳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