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教育在印尼开出友谊之花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10月21日17:38分类:印度尼西亚

4

广东顺德永丰小学教师谢芳向记者讲述赴印尼从事华文教学的点点滴滴。新华社记者徐弘毅 摄

新华财经广州10月21日电(记者徐弘毅)“谢老师,我到北京上学了!”今年暑假,广东顺德的小学教师谢芳在微信上收到一条喜讯,信息来自一个19岁的印尼男生。他告诉谢芳,自己已经如愿来到中国读大学,并获得中国政府的奖学金资助。

这让谢芳的思绪回到了5年前,那是她赴印尼开展华文教学的日子。在印尼,她不但让孩子们感受到华文的魅力,更同当地师生结下难忘的友谊。

2014年夏天,拥有21年教龄的谢芳通过考核,成为当年广东外派海外华校教师中的一员。她被派到印尼爪哇岛中南部城市日惹,在当地的崇德三语国民学校担任为期1年的华文教师。

“崇德学校是日惹地区最大的华文教育机构,坐落在日惹郊区,校园里绿树成荫,充满了生机和童趣。”谢芳说。

崇德三语国民学校创办于2006年,是日惹当地华人创建的一所学校,使用印尼语、英语和华文教学,最初只有幼儿园,后来陆续建成小学、初中和高中,目前有学生970多人,其中华裔学生占一半。

5

在印尼期间,谢芳教孩子们折千纸鹤。受访者供图

在学校,谢芳承担了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共6个班的华文听说课教学,一周需要上24节课。除了密集的课程,对谢芳而言更大的挑战是如何适应当地的课堂环境。

“孩子们上课真是状态百出,他们可以随意出入教室,自由地聊天、画画、做手工。”谢芳回忆道,第一天上课下来她已是“焦头烂额”。

谢芳说,当时班上使用的是新加坡教材,“印尼的孩子大多是进入小学后才接触华文,这类教材对他们而言难度较大。”谢芳便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内容经过调整后,难度降低了,趣味性和实用性增加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跟着提高了。”

每逢中国传统节日,谢芳还向孩子们介绍中华节日的来源、食品和习俗。中秋节时,她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灯笼;元宵节时,大家一起动手搓元宵。

孩子们渐渐喜欢上了这位中国来的老师,下课也常常围在她的身边。“那些一开始不大敢说华文的孩子,也敢于过来跟我用华文来表达、沟通和交流。”谢芳说,令她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初中部的男生,他对华文抱有很大的兴趣,常来跟中国老师交流以训练语言能力。

“那个孩子非常努力,当时他还读初二,今年已经考上了北京语言大学。”谢芳欣慰地说。

6

回国前,谢芳向印尼的孩子们赠送礼物留念。受访者供图

 年逾八旬的崇德三语国民学校创办人、印尼华人李喜庆老先生告诉谢芳,自己创办这所学校的原因,是要让当地华人子弟“认知中华文化习俗和中华美德的内涵”。

自2004年起,广东已向印尼、菲律宾、泰国、马达加斯加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华校派出华文教师1000多人次,在当地华侨华人创办的幼儿园、中小学和大学从事一至两年的教学工作,其中派往印尼的人数最多。

“在印尼的日子让我感到非常温暖,当地人们对华文老师十分尊敬。”如今谢芳与印尼的师生依然时常在网上联系、交流近况。“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再到印尼去教书。看着孩子们的华文一点一点进步,我感到非常幸福。”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