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五通:把农民画坊变成“扶贫车间”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11月12日16:40分类:广西

新华财经南宁11月12日电(记者刘芳  范超)距离桂林市中心30公里处的祥田村,村民周剑峰夫妇在自家的二楼画室忙着给《仙鹤》上色。15岁的他远赴广州挣钱未果,20岁回乡学画。如今,27岁的他和妻子依靠画画月收入8000元,不仅在村里盖了一栋二层小洋楼,在桂林市区还买了一套大房子。

11

图为周剑峰应客户要求在仙鹤图上署名。

“不拿锄头拿画笔”,这样的村民在五通镇到处都是。五通镇党委书记石羽表示,截至目前,全镇专门从事绘画的有1000多户,绘画队伍4000多人,80%都是农民。2018年,五通书画占据了桂林市自由书画市场半壁江山,产值达2.5亿元,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之一。

五通镇是桂北四大名镇之一。资料显示,自古以来,民间书画创作氛围浓厚。上世纪80年代,一部分农民注意到在桂林旅游的游客总爱买些书画作品带回去,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把自己的画拿到桂林去卖,结果他们的书画颇受欢迎,从此书画作品销售成了五通镇农民的致富新路。

李玉成是较早一批“放下锄头”的村民。他清晰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家乡雨水泛滥,借钱种的一大片甘蔗和蔬菜全部被淹。从小爱在地上写写画画的他,在堂哥的鼓励下,开始学习画画。不久后,他画的一幅四尺水墨画卖了七块钱,这让他喜出望外。“一天画两幅,一个月可以挣四百多”,李玉成说,“那时候一个月四百多,比公务员工资还高呢”。

12

图为李玉成(右)向客户介绍书画产品。

如今,李玉成是五通镇当地有名的画商。靠着画画积累的资金,他在五通镇率先办起了书画公司,不仅培训学徒,还帮当地人卖字画,很多字画通过港商甚至卖到了国外。

据五通镇文化站站长李志建介绍,五通书画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很多城市都有销售,北京潘家园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售卖市场,不少北京客户到桂林旅游商品市场批发,到潘家园售卖。

眼见那么多村民靠画画致富,石羽说,近年来,五通镇紧紧抓住绘画产业开展文化扶贫工作,把农民画坊作为“扶贫车间”,免费给贫困户培训绘画技术,组织美术专家、教师到镇上开设培训班,提高农民画工的技能。在“扶贫车间”的带动下,全镇有36家贫困户通过绘画顺利脱贫。

大塘村村民陆凤竹想通过画画减轻家庭负担。双腿残疾、双手不太灵便的她,在政府的资助下,拜了李文波为师,学习山水画。李文波也是五通人,靠画画起家,目前经营着两个画坊,培训的学生总计几百人,政府资助的贫困户有一些在这里学画。李文波说,徒弟学画期间,师傅会接一些活给他们,比如目前卖得比较热的《鸿运当头》水墨画,画得好的一幅卖五六十元,画的一般的卖二三十元,每幅刨去成本,他们赚个十几二十元没问题。

目前,22岁的卢惜华跟着母亲陆凤竹也在李文波这里学画。母子俩一边学画一边赚钱。卢惜华说,现在家里已经脱了贫,希望自己好好画画,以后让家里富裕起来。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黄艳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