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加方积极探索大石山区精准脱贫新路径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12月27日08:09分类:广西

 新华财经南宁12月27日电(记者金雷、张长安)加方乡是广西国定深度贫困县马山县贫困村最多的乡镇,石山面积占到区域总面积的80%以上。近几年,加方乡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通过创办“三扶”中心、龙头企业带动、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等举措,预计到今年底全乡共计将有13个贫困村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28.6%降为0.8%,探索出一条大石山区精准脱贫的新路径。

 ——创办“三扶中心” ; 扶贫扶志扶智协同推进

加方乡龙岗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促进脱贫攻坚,将“扶贫、扶志、扶智”相融合,探索创建集“扶贫车间、扶志超市、扶智课堂”于一体的“三扶”综合中心。

据龙岗村驻村第一书记陆治江介绍,龙岗村生产资源和就业渠道匮乏,村民生活困难。为改变这一局面,龙岗村首创集就业增收、奖励先进、宣传引导、技能培训及电商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扶贫工作模式。以“扶贫靠产业,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贫困户的人均收入”为目的,成功引进企业创办“扶贫车间”,并先后引进了彩灯手工制作、航空耳机制作等项目,提供近300个就业岗位,让村民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拓宽增收渠道,车间员工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吸引了该村及周边村屯不少富余劳动力参与。

以“扶贫先扶志,就是要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脱贫的信心”为理念,创建“扶志超市”,推行全员化积分评定模式,村民在“扶贫车间”工作努力、表现突出,各家各户在环境卫生、社会公益、遵纪守法、见义勇为等方面表现好,子女学习成绩优秀等都可以获得相应积分。村民可以凭积分按月集中到扶志超市免费兑换油、米、盐等生活用品,奖励所需物资费用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和爱心人士捐赠中列支,目前已按积分兑换物品价值2万多元。

以“扶贫必扶智,就是要提升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综合素质”为根本,开设“扶智课堂”,主要培训贫困户的劳动技能和电商平台操作技能,并为贫困家庭子女提供课外辅导。目前共举办种桑养蚕、砂糖桔种植、彩灯及耳机手工装配等培训,已使500多人次从中受益。通过劳动技能、法律知识和种养技术培训,龙岗村民综合素质大大提升。

——龙头企业带动 ; 打造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加方乡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全乡17个行政村有15个是贫困村(包括5个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的难度非常大。加方乡通过招商引资、培育当地引领人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出4家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同时通过利用扶贫产业扶持资金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打造产业示范带,形成了“农户+种养+合作社+基地+深加工+销售”“六位一体”的全产业链扶贫模式,产业圈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加方乡琴让村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引进龙头企业,打造旱藕全产业链模式,通过村企合作发展订单农业,既充分利用村里的坡地、空闲地块,又大幅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旱藕粉是马山“三宝”之一。琴让村旱藕加工厂产能超500吨,年产值超200万元,通过村企合作发展订单农业,不仅琴让村的农户开始发展旱藕产业,同时还带动了全乡三个深度贫困村发展旱藕产业,与200多户贫困户签订了旱藕保价收购协议,带动全乡种植旱藕面积达500亩。企业通过“种植+回购+深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带动全乡600多户发展旱藕种植,并通过租地租金、收购旱藕等形式,较好地带动农户增收。据介绍,每种植一亩新品种旱藕,农户可收入2000多元。

山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加方乡从浙江引进的一家集种养、采购、加工、营销以及配送为一体的龙头企业,注册资金达1500万元。企业充分利用当地绿色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优势,依托企业原有的技术、深加工和海外市场销售渠道方面的优势,突破市场瓶颈,通过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并通过用工、种养、土地流转及产业间接带动等多个方面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2019年7月,山山公司将出产自加方乡贫困山区的一批农产品首次运往欧洲,实现了马山县内农副加工产品出口零的突破,预计年出口额将达2000万元,带动当地两百多人就业及农产品销售。同时,公司与南宁机场等各大机场签订了供货协议,该公司航空小食品已随各大航班走向世界,一年对机场的供货量将达500万元,带动当地农副产品的加工和销售。

加方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俞伟栋表示,加方乡将支持企业打造成马山县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和航空小食品生产基地,以山山企业为龙头,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中心,形成辐射带动全产业链的扶贫模式,带动整个乡镇以及周边地区的脱贫致富。

——农村电商打通农特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

加方乡拥有良好的绿色生态种植环境,但传统农产品的销售难题制约了农民的脱贫致富。在乡政府的支持下,龙开村大力推动电子商务与传统行业的渗透融合,打造电商物流基地,打造电商扶贫基地与农特产品集散中心,解决农特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难题。

据龙开村第一书记毛鑫介绍,龙开村电商产业园目前整合加方乡4家农产品加工企业、46个种养合作社以及17个村的农副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开展“大加方”农产品销售,通畅了销售渠道,大大提高百姓收入。龙开村电商产业园与中国邮政达成合作协议,通过线上平台线下渠道,将大山里的黑豆、黄豆、红豆、金银花、旱藕粉、香菇、木耳等各村特色农副产品统筹包装后进行销售,并实现了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解决了“规模小、产业小、销路小”的瓶颈,助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俞伟栋表示,加方乡非常重视全乡农副产品统一品牌形象的打造。在全乡各个农副产品加工厂及电商产业园的产品展示室中,都能看到全乡主要的农副产品。客户到任何一家企业走访、洽谈,都能看到整个加方乡的特色产品,有利于形成全乡农副产品营销推广的合力。

——依靠绿水青山走最美生态脱贫致富路

加方乡有耕地2.43万亩,但水田仅有1815亩,属于水资源非常匮乏的地区,而局仲村是全乡少有的水资源丰富的村之一。利用此有利条件,局仲村成立了集产业、养殖、旅游于一体的小龙虾养殖示范基地,开辟了一条新的脱贫致富路。

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基地以养殖小龙虾为主,套养荷花,注重环保生态养殖为一体,以荷花景观发展农旅结合产业,打造“水里有虾、水面荷花、水上人家”的立体经济模式。基地与湖北潜江拥有数十年养殖经验的技术团队合作,采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村集体”的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吸收村集体产业发展资金入股、吸纳贫困户进入基地就业增加农户收入,并提供养殖技术和销售保证,鼓励贫困户发展小龙虾养殖,带动贫困户增收,把小龙虾养殖打造成脱贫致富的产业链。以莲藕为主,推行“荷+虾+景”生态养殖模式,吸纳周边贫困户就业,带动贫困户每年增收4000元以上。

俞伟栋表示,为推进全乡精准扶贫工作,对于一些自然条件比较差、缺少项目基础的贫困村,加方乡积极探索“飞地经济”模式,即对于一些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比较好的项目,鼓励贫困村集体经济出资入股,这一方面可以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让缺少项目的贫困村从产业发展中获益。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