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工作很安心”——广西兴业送“岗”上门稳脱贫

新华财经南宁11月11日电(记者何程)3条长约10厘米的彩色布,经过杨奕梅双手灵巧地缠绕,不一会就变成了一个发夹上美丽的蝴蝶结。在广西兴业县“老乡家园”就业扶贫车间里,杨奕梅和10多位村民正细心地做着手工活。

杨奕梅是兴业县山心镇博爱村人,她家人多地少,经济来源有限,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原来的房子只有约80平方米,很破旧,全家7口人住。”杨奕梅说。

2017年底,兴业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老乡家园”建成,杨奕梅缴纳了1.75万元购房款,配置家具后就住进了118平方米的新房子。

离开长期耕种的土地来到县城生活,杨奕梅当时最大的担心是收入。“虽然土地不多,但也能养活一家人。在这里不方便种地,买米买菜的钱从哪里来?”

杨奕梅的疑虑是不少搬迁群众内心的写照。从兴业全县13个镇搬迁到“老乡家园”的有5600多人,他们都是贫困户,大多数人长期和土地打交道,他们能适应其他工作吗?

乡亲们的疑虑很快被打消了。县里在“老乡家园”设立劳务服务培训中心,对他们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此外,小区还配套建设了4家就业扶贫车间,将450多个就业岗位送到了搬迁户身边。

杨奕梅很快在其中一家就业扶贫车间找到了工作,每个月收入1000多元。由于工作时间灵活,她平时还能去学校接送小孩。“有工作就安心一点,看着孩子们在那么漂亮的学校上学,心里很高兴。”

“老乡家园”旁边建有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杨奕梅的3个小孩就在这里上学。兴业县水库和扶贫易地安置中心主任钟文生说,3所学校共投资1.93亿元,可用学位5000多个,现有3000多名在校师生。

钟文生说,为了满足搬迁群众外出就业需求,当地还在小区设立了就业服务中心。群众在这里不仅可以了解就业技能培训补贴、就业扶贫优惠等政策,还能随时查询玉林市各县区近期的招聘信息。

在就业服务中心工作的黄新香是兴业县沙塘镇平塘村人,她家原是无房户,一家6口借住在哥哥家。2017年底,黄新香一家搬进“老乡家园”,去年6月她应聘到就业服务中心工作,每个月有1400多元工资。

每天上班,黄新香梳理各类招聘和产品需求信息,再对照搬迁群众的就业需求现场“速配”,有时还会上门给群众介绍工作信息。在多方的大力帮扶下,不少搬迁群众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有的还自主创业,从需要找工作变成能提供工作岗位的人。

在“老乡家园”小区外一个休闲服装厂车间里,工人们忙碌地缝制休闲裤。车间负责人韦兰介绍,这个车间制作的休闲裤主要来自网络订单,近期生产满负荷。车间里的工人绝大多数都是小区的搬迁群众,每人每月平均收入约2000元。

韦兰也是搬迁户,前两年她看到小区劳动力充足,决定和他人合伙开办服装制作车间。车间建好后,“老乡家园”的商铺免收了半年租金,这里的电商培训基地也积极为她寻找订单。现在韦兰服装厂的订单源源不断,生产计划已排到年底。前段时间她和合伙人在旁边又租了一间门面,准备增加50台缝纫机,扩大生产规模。“争取今年年底前增加到100个工人,全力满足订单需求。”韦兰说。

“群众实现安居,也要实现乐业,这样可以更好地巩固脱贫成果。”兴业县委书记陆金学说,兴业县大力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建设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提升人社部门就业服务水平,为群众外出务工提供条件,让搬迁群众能有稳定的收入,努力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目标。(完)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黄艳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