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广西自贸试验区:聚焦三大特色引领对外开放

聚焦面向东盟、服务陆海新通道、沿边开放三大特色,开展差异化探索和特色制度创新

通过系列规则对接、制度创新和简政放权,实现自贸试验区与东盟国家由人员、商品、资本的流通互换,迈向更深层次的技术、标准和规则互通互认

文 | 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 自治区口岸办主任、自贸办主任 杨春庭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2019年8月成立以来,以创新为驱动,以开放为引领,对标国际先进规则,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打造面向东盟的国际投资贸易先导区、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沿边开放引领区、向海经济集聚区、现代服务业开放创新区和西部陆海新通道门户港,推动广西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XxjlxmC007001_20210831_CBMFN0A001

广西钦州港片区集装箱码头   钦州港片区供图

在高质量制度创新上展现“广西特色”

聚焦面向东盟、服务陆海新通道、沿边开放三大特色,开展差异化探索和特色制度创新,推动自贸试验区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融合发展,为大变局下广西赶超跨越创新实践提供蓝本。

国家改革任务稳步推进。截至目前,《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赋予的120项改革试点任务总实施率达95%,已形成中马“两国双园”跨境金融改革、凭祥边境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等首批44项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并在广西全区复制推广,其中13项属全国首创性成果。

特色制度创新成效显著。“边境地区跨境人民币使用改革创新”入选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广西边民互市贸易集成改革”创新举措,获得海关总署的批复备案,累计共有5项制度创新举措获海关总署备案,在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中位居第二。系列特色创新举措,为广西自贸试验区与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用好用实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速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注入新活力、集聚新动能。

在高质量产业发展上展现“广西活力”

充分发挥面向东盟的独特区位优势和沿边开放特色,搭建沿边多区域开放合作平台,加速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引导跨区域全要素联动发展,推动广西自贸试验区与周边实现市场共拓、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产业协同发展。

加速推动各片区实现“1个先进制造业硬核产业+N个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速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汽车、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东盟特色产品、中药材产品加工产业链,以及金融、物流、数字经济合作服务链,有力推动主导产业快速集聚和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截至7月31日,累计入驻企业近4万家,是自贸试验区成立前的10倍多。

广西自贸试验区电子信息产业及技术孵化基地初步形成中国—东盟数字科创园、浪潮东盟运营总部云创谷等产业集聚发展平台。中国—东盟经贸中心挂牌运营,中国—东盟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加快推进,面向东盟、拓展RCEP的跨境服务加快集聚。钦州港30万吨级油码头通过工程竣工验收,总投资约100亿元的中伟新材料一期项目开工建设等,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投资落地,面向东盟、拓展RCEP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产业链服务链价值链加快构建。

在外贸外资上,引进新加坡Glyken燕窝肽萃取精华粉生产项目等重大产业项目。2021年1~7月,广西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额完成1136亿元,同比增长25%;实际利用外资2.6亿美元,同比增长330%。

在高质量优化环境上展现“广西速度”

强化体系支撑。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为引领,自治区出台《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促进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和《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出台70多项专项配套政策,加速构建“1+3+N”政策支撑体系,政务服务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事通办”。2020年9月22日颁布实施《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成为全国同批6个自贸试验区中第一个颁布实施条例的省区。

大力简政放权。国家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后,广西自贸试验区将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由37条缩减至30条,95%以上的外商投资实行备案管理。在航空运输销售代理、船舶管理行业等方面放宽准入门槛,成功引进澜湄航空集团投资落户。分两批下放162项自治区级行政权力事项,加快编制不予授权或者委托的管理权限目录清单,拟将117项自治区级权责事项纳入负面清单制放权;全面落实545项“证照分离”改革任务;下放外商企业登记注册、自由进出口技术合同登记管理权限,以及原由发展改革委审批的其他外商投资领域14项行政审批权限,有效降低市场制度性交易成本。

加强法治建设。自贸试验区先后落户中国贸促会(广西)自贸试验区服务中心、调解中心,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广西自贸试验区办事处,均为同批自贸试验区首家。三个片区设立自贸试验区法庭、检察室、涉外法律援助工作站、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分中心、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工作站等,完善自贸试验区法治服务体系。

通过系列规则对接、制度创新和简政放权,实现自贸试验区与东盟国家由人员、商品、资本的流通互换,迈向更深层次的技术、标准和规则互通互认,推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探索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

在高质量协同指导上展现“广西作为”

强化顶层设计。坚持效率优先,打造扁平化高效运作体系,构建形成“工作领导小组+建设指挥部+自贸办+片区管理机构”的组织构架。通过指挥长会议扁平化推进落实100多项重大事项。建立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搭建“统计监测+矩阵式日常督查+专项督查+绩效考评+第三方评估”的“五位一体”工作促进机制。

理顺管理体系。理顺片区外资招商管理体制机制,南宁片区与五象新区管委会合署办公,设立招商公司;钦州港片区与中马钦州产业园、钦州保税港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原三个国家级园区700多人竞聘上岗,实行更加灵活的用人和薪酬机制;崇左片区与凭祥综合保税区合署办公,与友谊关海关、祥发公司成立综保区联合招商工作组。

凝聚发展合力。通过精兵简政、整合力量,推动全民自贸、全域开放再上新台阶。两年来,自贸办牵头举办云推介、云招商、云签约、东博会推介会等50多场重大推介活动;指导各片区组建专业招商团队,围绕主导产业实施精准招商,赴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开展招商活动100余次;推动法国苏伊士、荷兰孚宝、美国普莱克斯、印尼金光集团等一批外资企业投资落地。

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重点打造“五区一港”,建成引领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重要枢纽。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婧]